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安全、高效地去除水源水中蓝藻,对原水短暂施加外压,使蓝藻细胞内气囊破裂而失去浮力,从而提高混凝沉淀去除效率.试验对比研究了预压力和预氧化混凝沉淀对扬州水源水中藻类和浊度的去除效率,并比较了预压力和预氧化后水中溶解性TOC(DOC)、藻毒素和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变化情况.预压力混凝沉淀出水浊度1.09~1.23 NTU;叶绿素a浓度3.1~4.3 μg/L,平均去除率91%;经0.5~2 mg/L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出水浊度4.82~7.38 NTU;叶绿素a浓度5.68~14.57μg/L,平均去除率72.7%.预压力后水中DOC、藻毒素和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基本未增加,而预氧化后对应指标均明显增加.
推荐文章
臭氧+混凝沉淀处理微污染水试验研究
微污染水
臭氧
混凝沉淀
酒厂厌氧出水混凝沉淀与气浮试验研究
酒厂厌气出水
混凝沉淀法
气浮
CODcr去除率
混凝沉淀—ABR法处理山梨酸废水的试验研究
混凝沉淀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山梨酸废水
污泥驯化
COD去除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压力混凝沉淀去除扬州水源水中蓝藻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给水排水 学科
关键词 蓝藻 预压力 预氧化 混凝沉淀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城镇给排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3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蓝藻
预压力
预氧化
混凝沉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给水排水
月刊
1002-8471
11-4972/TU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中国建筑设计大厦A座4层
2-75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85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1115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