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就引汉济渭工程而言,由于关中受水区地势平坦,很难找到单一的大容量洼地修建调蓄工程,因此,需要采用分散式调蓄工程布置方案.本文在数字高程地形(DEM)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情况、下垫面条件以及调蓄节点与用水单元的空间关系,在受水区范围内优选了调蓄条件较好的地点25处,总共调蓄容量为1.37亿m3,可满足一般平水年份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的年调蓄容量要求.
推荐文章
浅议引汉济渭配水工程调蓄研究的关键问题
引汉济渭
配水工程
调蓄研究
南水北调
关中平原
MIKE-BASIN在引汉济渭受水区的应用
Mike-Basin
受水区
水平衡节点
供需平衡分析
引汉济渭
引汉济渭工程对受水区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引汉济渭工程
受水区
水污染防治
防治措施体系
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丰枯遭遇规律分析
丰枯遭遇
Copula联合分布函数
径流
分析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EM分析的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调蓄节点选址研究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引汉济渭工程 调蓄 DEM 洼地 陕西省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67(241)
字数 2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学睿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97 5.0 9.0
2 王建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137 3573 28.0 58.0
3 刘家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67 316 10.0 15.0
4 牛存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414 9.0 19.0
5 杨浩 2 7 1.0 2.0
6 郭迎新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引汉济渭工程
调蓄
DEM
洼地
陕西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技术
月刊
1000-0860
11-1757/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2-42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2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9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