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交换性K+、N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均以>2 mm粒径为主,0-10 cm和10-20 cm土层团聚体的分布均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刺槐林地>2mm团聚体含量最高,天然次生林地次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布特征各异.(2)0-10cm土层,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K+先增加后降低,其中0.5~0.25mm粒径团聚体中交换性K+含量最高;10-20 cm土层,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天然次生林地和岷江柏幼林地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K+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其他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交换性K+分布特征各异.(3)0-10 cm土层,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退耕岷江柏林地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Na+含量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5 mm粒径团聚体中交换性Na+含量最高;10-20 cm土层,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灌木林地土壤团聚体中的交换性Na+先增加后降低,以0.5~0.25 mm粒径团聚体中交换性Na+含量最高;退耕岷江柏林地,团聚体中交换性Na+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以>5 mm粒径团聚体交换性Na+含量最高;其他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Na+分布特征各异.
推荐文章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及其腐殖质分布特征
植被条件
土壤团聚体
土壤腐殖质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
短期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K+吸收和Na+、K+积累的影响
小麦
盐胁迫
非损伤微测技术
K+离子流
Na+积累量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全铝和交换态铝的分布特征
植茶年限
土壤团聚体
全铝
交换态铝
不同植茶品种土壤团聚体及其全铝和交换态铝的分布特征
植茶品种
土壤团聚体
全铝
交换态铝
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交换性K+、Na+的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不同植被条件 土壤团聚体 交换性K+ 交换性Na+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33
页数 分类号 S1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渊波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131 2028 26.0 39.0
2 何淑勤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58 853 18.0 27.0
3 郑子成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9 1922 25.0 36.0
4 孔祥东 16 12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2)
共引文献  (35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植被条件
土壤团聚体
交换性K+
交换性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