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格特隐球菌α交配型位点内SXIlα基因和a交配型位点内SXI2a基因的多重PCR分析,用于快速鉴定格特隐球菌的交配型.[方法]设计针对格特隐球菌α交配型位点内SXIα基因部分片段和格特隐球菌a交配型位点内SXI2a基因部分片段的特异性引物,用于多重PCR鉴定格特隐球菌的交配型;并与交配试验以及已报道的扩增α交配型位点的引物MFα、STE12α,及扩增a交配型位点的引物STE20a、STE3a进行扩增效果的比较.[结果]基于SXI1α基因和SXI2a基因的多重PCR分析,准确鉴定所有受试格特隐球菌(包括VGⅠ、VGⅡ、VGⅢ和VGⅣ基因型)的交配型,引物STE12α、STE20a和STE3a在常规PCR鉴定中不能鉴定部分菌株的交配型;66.7%的受试菌株不能发生交配,交配试验无法鉴定其交配型.[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明显优于常规PCR或交配试验鉴定.
推荐文章
SXI2a基因在新生和格特隐球菌交配型鉴定中的作用
新生隐球菌
SXI2a基因
交配型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格特隐球菌IGS5b基因亚型和a交配型菌株的鉴定
格特隐球菌
基因内间隔区
基因型
交配型
应用多重PCR方法鉴定RHD基因型的研究
多重PCR
RHD血型基因型
RHD基因分型
DEL血型
格特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格特隐球菌
流行病学
脑膜脑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格特隐球菌交配型的多重PCR鉴定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格特隐球菌 基因型 交配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实验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4-1008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9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176 920 16.0 22.0
2 王磊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74 3139 29.0 41.0
3 冯晓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 15 46 4.0 6.0
4 姚志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 56 217 8.0 11.0
5 凌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 15 66 5.0 7.0
6 付小花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8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格特隐球菌
基因型
交配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通报
月刊
0253-2654
11-1996/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81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0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682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