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 12例慢性心衰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本身是慢的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成功植入CRTD并打开心室感知反应及房颤传导反应功能.比较CRT-D植入术前和植入术后1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心脏病症状评分(CSS),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12-Ts-SD)和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12-TP-MAX-D).结果 ①12例随访1年内均无因心功能恶化再次入院,无死亡.②双室有效起搏比率达到93%±5%.③有3例在CRT-D植入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④CRT-D植入后1年GWB、CSS,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较植入前均有明显改善[(70.25±16.61) vs(54.62±15.27),(16.67±5.23)vs(9.28±4.52),(320±65.24)m vs (214±43.74) m,2.43 vs 3.30,P均<0.05];CRT-D植入后1年,LAD缩小,LVEF升高,MRA减少[(40.2±10.6)mm vs (47.5±12.3)mm,(0.40±0.07) vs (0.28±0.05),(3.8±1.6)cm2 vs (5.6±2.3)cm2,P均<0.05];IVMD、12-Ts-SD和12-TP-MAX-D得到改善[(35.4±17.8)ms vs (48.1±12.3)ms,(31.5±10.7)ms vs (44.5±15.2)ms,(100.6±22.9)ms vs(127.5±42.7)ms,P均<0.05].结论 慢心室率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能从CRT-D治疗中获益.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
机制
治疗
美托洛尔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美托洛尔
芪参益气滴丸
心室率
心功能
中医证候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NT-proBNP的临床意义
心力衰竭
老年
心房颤动
心功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持续性心房颤动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5|R541.6+1|R31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3/j.cnki.cjcpe.2014.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持续性心房颤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