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系统的不同耦合方式,基于循环函数法以及q-y-r矩阵,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归并到机组主系统中,构造出不同耦合方式下热力系统质量单元进水系数矩阵方程,提出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单元进水系数通用矩阵模型,该模型全面反映机组主汽水系统结构以及太阳能辅助系统对整个热力系统的影响情况,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使光煤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热力特性与结构特性转化为计算机语言,使热力系统的分析计算程序化、精确化、简洁化,得出的矩阵方程具有普遍适用性.通过实例分析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为太阳能规模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推荐文章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瞬态特性研究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
优化
储热系统
光电转化效率
标准化发电成本
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集成理论分析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
有限时间热力学
输出功率
效率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分析
太阳能
碳捕集率
热经济性指标
发电成本
塔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塔式太阳能
燃煤发电系统
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经济性分析
平准化电力成本
电价补贴
碳捕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质量单元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经济性算法研究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太阳能 燃煤机组 质量单元 通用矩阵模型 单元进水系数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0-104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519
字数 4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海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0 1655 22.0 35.0
2 于鑫玮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17 104 6.0 8.0
3 鲁光武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16 99 6.0 8.0
4 冯蕾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72 5.0 8.0
5 董恩乐 陕西大唐国际新能源项目筹备处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14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能
燃煤机组
质量单元
通用矩阵模型
单元进水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