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减少混光距离进而获得超薄直下式 LED 背光模组,提出一种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对这种逆棱微结构进行了光学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结构在降低混光距离方面具有可行性.对逆棱微结构扩散板的光学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并用于81.3 cm(32 in)LED 背光模组.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扩散板可有效增大灯影光圈,相对无结构扩散板,光圈直径增大约10%;在达到相同混光效果时,具有该结构扩散板的混光高度降低;采用该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的背光模组混光高度由13 mm 降低至11.8 mm.采用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有助于实现 LED 背光模组的超薄设计.
推荐文章
用LED实现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的设计方法
LED背光源
直下式
侧入式
高亮度
均匀性
超薄型
用LED实现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的设计方法
LED背光源
直下式
侧入式
高亮度
均匀性
超薄型
带半圆柱微透镜的超薄直下式LED平板灯设计
照明设计
发光二极管
半圆柱微结构
Taguchi法
均匀度
侧入式LED背光模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二次光学设计
直下式
背光透镜
大角度背光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下式 LED 背光模组的超薄设计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环形逆棱镜微结构 超薄设计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液晶显示 LED 背光技术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1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27
字数 21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YJYXS20142906.11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国强 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显示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124 8.0 9.0
2 方旭东 4 32 3.0 4.0
3 刘刚 3 29 3.0 3.0
4 冯奇斌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环形逆棱镜微结构
超薄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