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应变改变.方法 对7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不同程度狭窄的冠状动脉支配心肌分为: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0%、<50%、50%~69%和70%~99%).测量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aal strain,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结果 轻度狭窄组LS、RS和CS无明显改变,中度狭窄组仅LS减低(P<0.05),重度狭窄组LS、RS和CS均减低(P<0.001).LS为-17.29%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3.8%和54.1% (AUC=0.54,P<0.05);LS为-16.34%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3%和82.0% (AUC=0.82,P<0.001).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时,其支配心肌收缩功能已减低,纵向应变可准确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功能改变.
推荐文章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
应变
冠状动脉狭窄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左室运动功能的评价
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二维
心肌收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应变改变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纵向应变 冠状动脉狭窄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398 1853 18.0 26.0
2 马春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176 812 13.0 17.0
3 刘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100 460 11.0 15.0
4 邹麓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2 33 3.0 5.0
5 张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30 126 6.0 9.0
6 关正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11 40 3.0 6.0
7 王永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31 7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5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点追踪技术
纵向应变
冠状动脉狭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