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针刺足三里穴后大脑皮层信息反应特点,探究针刺治疗FD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22例,其中11例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1例上腹痛综合征(EPS),另外设2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针刺足三里的同时行BOLD-fMRI检查,并检测其针刺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针刺后3组血清胃泌素含量均较针刺前降低.FD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F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脑部颞叶、下丘脑、海马回、扣带回、岛叶、枕叶等区域均被激活,F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PDS及EPS组间无差异.结论:针刺足三里时可明显激活下丘脑及海马等区域,针刺后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受到抑制,由此推断针刺穴位-经络-中枢脏腑的作用路径的存在,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经络的神经传人传出途径提供了思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功能成像与胃泌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足三里穴 针刺 胃泌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中西医结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0-743
页数 分类号 R2-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家耀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27 275 7.0 16.0
2 时昭红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121 777 14.0 21.0
3 胡伟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49 286 9.0 14.0
4 张蔚 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21 101 5.0 9.0
5 刘海滨 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13 112 5.0 10.0
6 杨健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7 36 2.0 6.0
7 彭随风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7 176 4.0 7.0
8 马军 武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2 3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61)
二级引证文献  (97)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3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4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足三里穴
针刺
胃泌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