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明确诱导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 tuberculifer滞育的主要因子,在田间和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周期下管侧沟茧蜂的滞育率和滞育茧的最佳冷藏温度.[方法]田间实验分别从8月31日到9月25日每隔5d在室外罩笼内释放管侧沟茧蜂寄生的粘虫幼虫,待寄生蜂结茧后统计子代蜂的滞育率.室内实验共设5个不同温度(16℃,18℃,20℃,22℃和24℃)和7个不同光周期(6L∶ 18D,8L∶ 16D,10L∶ 14D,12L∶ 12D,14L∶ 10D,16L∶ 8D和18L∶6D),分别统计寄生蜂在各个处理条件下的滞育率.[结果]在河北中部地区秋季自然条件下,8月底当日平均气温为24.4℃,日平均光照时间为12 h 51 min时,少数蛹(5.08%)开始进入滞育;9月25日,当日平均气温为17.2℃,日平均光照时间为11 h 36 min以下时,几乎所有蛹个体进入滞育,滞育率达到99.70%.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当温度为22℃以上,无论光周期如何变化,管侧沟茧蜂不能进入滞育,所结茧全部为非滞育茧.温度为22℃以下存在光周期反应,在温度16℃,18℃和20℃,光周期10L∶ 14D时形成滞育茧数量最多,滞育率分别为100%,89.75%和29.58%.可见温度和光周期二者共同影响管侧沟茧蜂的滞育.滞育茧在0℃左右条件下冷藏240 d和5℃左右环境条件下冷藏180d,成虫的羽化率和寄生能力与发育茧差异不显著(P>0.05);0℃条件下冷藏300 d,滞育茧仍有79%可以正常羽化.[结论]该寄生蜂在秋季进入滞育主要是低温条件和短光照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滞育茧在0℃和5℃温度下至少可以保存240 d.这些结果对管侧沟茧蜂的大规模繁殖和滞育茧的保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冷藏
中红侧沟茧蜂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滞育茧
冷藏
陕西蚜茧蜂滞育诱导研究和田间滞育调查
蚜茧蜂
滞育
生物防治
陕西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临界光周期和敏感光照虫态的测定
中红侧沟茧蜂
滞育
光周期
敏感虫期
长日照发育型
草地螟阿格姬蜂的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低温贮藏
草地螟
草地螟阿格姬蜂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低温储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及滞育茧的低温冷藏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管侧沟茧蜂 滞育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冷藏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害虫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6-1212
页数 分类号 Q9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管侧沟茧蜂
滞育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冷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