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制糖废水,分析了发生酸溺后出水pH值、对COD的去除率以及颗粒污泥特性的变化,并研究了其恢复调控措施.当酸溺后,ABR出水pH值降低到4.0~5.0,对COD的去除率仅为5.6% ~ 6.0%;产甲烷菌受到严重抑制,第四格室与第五格室中颗粒污泥的辅酶F420含量分别由原来的1.89和1.77 μmol/gVSS降低到0.42和0.22 μmol/gVSS;由于产酸菌的大量繁殖,造成颗粒污泥的EPS增多,第二、第三和第四格室中颗粒污泥的EPS分别达到了219.64、170.34和201.70 mg/gVSS;同时SEM表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环境破坏明显,各格室都有大量的梭状芽孢杆菌,而产甲烷菌明显减少.酸溺后,采用增加进水碱度和降低负荷的联合调控方法,可使ABR在15 d后恢复正常,出水pH值达到6.6 ~6.7,对COD的去除率为86.2%.
推荐文章
高密沉淀-ABR-AO-气浮法处理甜菜制糖废水
制糖废水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气浮
混凝沉淀—ABR法处理山梨酸废水的试验研究
混凝沉淀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山梨酸废水
污泥驯化
COD去除率
ABR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
猪场废水
ABR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COD)
NH3-N
ABR处理印染废水水温影响特性及降解模型
印染废水
折流式水解反应器
温度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BR处理制糖废水酸溺过程的特性及恢复调控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ABR 制糖废水 酸溺 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述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孟林 87 611 14.0 20.0
2 黄智 54 375 11.0 18.0
3 宿程远 65 275 10.0 12.0
4 邱锐 5 7 2.0 2.0
5 王立媛 4 13 1.0 3.0
6 高澍 7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BR
制糖废水
酸溺
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