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变过程中Bmi-1和PCNA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与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Bmi-1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统计分析其临床意义与相互关系.结果 Bmi-1在宫颈正常组,CIN Ⅰ组,CIN Ⅱ-Ⅲ组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次呈递增趋势,分别为:0%、13.3%、42.9%、66.7%.PCNA在宫颈正常组,CIN Ⅰ组,CIN Ⅱ-Ⅲ组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为:10.0%、46.7%、85.7%、96.7%.Bmi-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而与病理分级和年龄无关,PC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而与年龄无关.结论 联合检测在Bmi-1和PCNA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诊断及鉴别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效的辅助手段.
推荐文章
FHIT和PC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组氨酸三联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早期诊断
Bmi-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子宫颈癌
Bmi-1
肿瘤病理学
Bmi-1基因过度表达与喉癌的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喉癌
Bmi-1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mi-1和PCNA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与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优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Bmi-1 PNCA SP法 宫颈癌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2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34.2014.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永秀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妇产科 105 387 9.0 13.0
2 郑捷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10 35 3.0 5.0
3 唐晓琳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mi-1
PNCA
SP法
宫颈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优育
月刊
1007-3434
11-3804/R
大16开
上海市国泰路11号702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