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中医将不寐的病位责之心,认为人之寤寐皆由心神所控,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过度等因素,都会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而致不寐。情志,又称为五志,即喜、怒、悲、思、恐,泛指精神、情绪、思维等心理现象和过程。情志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人正常的精神活动,是机体对外界的精神刺激或既往刺激痕迹的一种应答性反应。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人们的心理负担也随之加重,当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时,就会导致情志致病的发生。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将七情内伤作为“三因学说”的病因之一,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内脏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标志着七情学说的成熟。对情志致病导致失眠的论述也出现很早,如《淮南子·说山训》曰:“念虑者,不得眠;止念虑,则有为其所止矣”;葛洪在《抱朴子·极言卷十三》中说:“寝思失时,伤也”;《问斋医案》中言“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藏神,脾司智意,意无所主,神无所归,以故神摇意乱,不知何由,无故多思,通宵不寐”;《张聿青医案》中亦有“多思多虑”致失眠的论述;宋朝邵康节《能寐吟》认为各种情志过极俱导致不寐,“大惊不寐,大扰不寐,大病不寐,大喜不寐,大安能寐。何故不寐?湛于有暴;何故能寐?行于无事”。
推荐文章
情志内伤致热钩玄
发热
情志内伤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情志致痹的研究进展
情志致痹
情志
痹证
中药
外治法
针刺
推拿
中医情志疗法
研究进展
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失眠
情志护理
中医疗法
中医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情志致失眠小议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失眠症 情志 辨证论治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医案医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向华 105 386 9.0 17.0
2 吕玉婷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失眠症
情志
辨证论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