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注射对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情况及对甲状旁腺负显染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70例为纳米碳混悬液注射组(试验组),214例为常规手术组(对照组)。所有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841、2828枚;试验组总淋巴结检出率优于对照组(Z=-4.112,P<0.01)。总转移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481、754枚;总转移淋巴结检出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Z=-2.457,P=0.014)。试验组Ⅵ区检出的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数检出率优于对照组(Z=-3.819, P<0.01)。试验组中央区清扫组织中检出甲状旁腺比例为25.7%,低于对照组39.7%(Z=-2.521,P=0.012)。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可被用作示踪剂增加甲状腺癌手术的总淋巴结检出数目,同时是一种创伤小的可保护甲状旁腺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甲状腺切除术
纳米粒子,碳
综述文献
VEGF和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VEGF
nm23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ELISA法检测血清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细胞角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纳米碳 淋巴结转移 甲状旁腺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1-4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4.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乳头状癌
纳米碳
淋巴结转移
甲状旁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双月刊
1674-0793
11-9148/R
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