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远市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基地之一,小作坊生产模式已经进行了20多年,大量无法回收的电子废料和处理残渣等被倾倒在田地、沟渠和山谷中,致使周边土壤长期受到重金属Cd、Cu、Pb污染。近年来国内外对拆解区周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健康风险评价等相关报道较多,但针对电子废弃物复合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却并不多见。通过富集、驯化、分离,从清远市电子废弃物拆解区污染土壤中得到4种耐性菌株,经菌落形态、扫描电镜分析以及16S rDNA技术鉴定得出,菌株HS-01、JH-02、YB-03、JY-04分别为海水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aquimarina)、佐吕间湖生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saromens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由生长特性实验得到,细菌HS-01与JY-04生长周期相同,在0~8 h为调整期,8~12 h为对数期,12~24 h为稳定期,24~32 h为衰亡期。而细菌JH-02与YB-03生长周期相同,在0~4 h为调整期,4~12 h为对数期,12~24 h为稳定期,24~32 h为衰亡期。细菌HS-01、JH-02、JY-04的最适温度与pH分别为30℃和8,而YB-03则为35℃与7.5。生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4种耐受细菌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也逐渐升高,但吸附量增长率以及吸附率却逐渐降低,这4种细菌对Cd2+、Cu2+、Pb2+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了2.25、2.05、2.28、2.25 mg,8.19、4.95、8.53、11.78 mg和10.84、10.59、7.66、9.02 mg。最大吸附率则分别达到了94.4、99.2、100、93.3%,86.1、90.8、88.6、87.3%和88.9、82.2、81.2、86.7%。其中细菌HS-01、YB-03、JY-04吸附Cd2+能力较强,而细菌JY-04对Cu2+以及HS-01、JH-02对Pb2+吸附能力最强。上述结果显示了4种耐性细菌均具有较好的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应用潜力,但对于电子废弃物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植物修复研究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机制
重金属耐性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耐性机制研究进展
耐性菌株
筛选
耐性机理
重金属离子
内生细菌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内生细菌
重金属
植物修复
促生机制
污染土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耐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重金属污染修复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土壤 耐性细菌 重金属 复合污染修复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9-1204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72
字数 53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文 27 192 9.0 12.0
2 陈佳亮 4 15 2.0 3.0
6 张雅静 3 18 3.0 3.0
7 方晓航 32 299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3)
共引文献  (13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0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0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0(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1(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废弃物
土壤
耐性细菌
重金属
复合污染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