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眩光”是由于视野中不均匀的亮度分布或极端的亮度对比导致的视觉失衡,以致降低物体可见度和视觉分辨力的光源环境.作为一种特殊视觉现象在电影影像制作中理应加以回避,但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媒介记录能力的改善,这一现象最大限度的被弱化,银幕呈现更加接近人的视觉经验;同时,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会产生特殊的情绪和心理感染,进而成为一种影视表意语言,在现代电影制作中被广泛运用.与一般意义上的电影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伴随现代电影技术发展而逐步成熟的,因此,具有现代性、技术性和杂耍性等特点.
推荐文章
后现代电影《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罗拉快跑
视听语言
后现代
新媒体时代电影叙事的交互性探索
新媒体时代
电影交互性
交互电影
电影叙事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镜头
声音
电影语言
情绪状态
浅析现代电影制作工艺管理的重要性
电影制作
工艺管理
DI工艺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眩光:一种独特的现代电影语言
来源期刊 当代电影 学科
关键词 眩光 电影语言 现代性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影视现状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宁 36 4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光
电影语言
现代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电影
月刊
1002-4646
11-1447/G2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76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21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