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对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药物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疗效和预后进行比较.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择BPD患者3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15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还给予心理动力学治疗.应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的边缘分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月和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问卷施测,评估2组疗效和预后.结果:治疗后、治疗后3月及6月,联合治疗组的边缘症状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 0.001).结论:使用心理动力学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更适合治疗BPD患者.
推荐文章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脱落引发的思考
精神病学
边缘人格障碍
DBT治疗
治疗脱落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进展
边缘性人格障碍
临床表现
诊断
药物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边缘性人格障碍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过程
全科医学
精神卫生
案例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药物治疗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动力学治疗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实验 疗效比较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心理学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1-2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1|R749.05
字数 3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sjsscj.2014.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琪嘉 67 334 11.0 16.0
2 陈小舟 苏州市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学生工作处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动力学治疗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实验
疗效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月刊
1001-117X
42-1759/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4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