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铜源及铜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铜源分别为羟基蛋氨酸铜(HMC)、碱式氯化铜(TBCC)和硫酸铜(SC),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8、16、32和64 mg/kg,共配制13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30±0.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将1 560尾对虾随机分为1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结果表明:铜添加水平对幼虾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8~ 64 mg/kg铜的组幼虾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未添加铜的组(P<0.05).铜源对幼虾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铜添加水平对幼虾血清总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铜源与铜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幼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添加32 mg/kg铜的羟基蛋氨酸铜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铜源、铜添加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血清铜蓝蛋白(CP)、酚氧化物酶(PO)活性及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铜源及铜添加水平对幼虾肌肉中丙氨酸(Ala)、精氨酸(Arg)、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铜源及铜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Ala、Asp、Gly、Glu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为评价指标,以羟基蛋氨酸铜、碱式氯化铜和硫酸铜为铜源时,经折线模型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铜的最适含量分别为17.52、20.32、20.29 mg/kg.通过比较可知,羟基蛋氨酸铜的相对生物利用率最高,硫酸铜次之,碱式氯化铜最低.
推荐文章
铬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大豆酶解蛋白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大豆酶解蛋白
凡纳滨对虾
幼虾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力
抗病力
大黄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大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饲料中铜源及铜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铜源 铜添加水平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氨基酸含量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水产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8-189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963
字数 82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4.07.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晓慧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83 796 17.0 24.0
2 杨奇慧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62 556 13.0 21.0
3 迟淑艳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57 495 12.0 20.0
4 谭北平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71 436 12.0 17.0
5 刘泓宇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42 256 10.0 13.0
6 周双艳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4)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凡纳滨对虾
铜源
铜添加水平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氨基酸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