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高含水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大量应用,采出液分离与原油脱水逐渐成为老大难问题,原有化学破乳剂面临着脱出水处理困难与选择性强等问题,环保型生物破乳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采用《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方法(瓶试法)》,将初步筛选出的高效生物破乳剂BIP与多种嵌段聚醚类化学破乳剂进行了不同比例复配体系的室内乳状液破乳效果研究.实验发现,不同复配体系破乳后的油水界面清晰,脱出水中含油量低,生物复配体系破乳剂24h的破乳效率均达到95%以上.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比例的生物破乳剂复配体系的破乳效率略有不同,但总体规律基本一致.生物破乳剂本身的破乳效率较化学破乳剂低,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优于单一破乳剂的使用.本实验未对不同化学破乳剂与生物破乳剂进行复配实验,不排除存在复配不理想的结果.
推荐文章
TA162824原油破乳剂的复配
原油
破乳剂
复配破乳剂
助剂
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
原油乳状液
生物破乳剂
破乳
脱水
微生物胞体
滩海油田破乳剂研究与应用
破乳剂
外输原油
原油含水
油田原油破乳剂的复配研究
破乳剂
原油
复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IP生物复配破乳剂的研究与室内评价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生物破乳剂 复配 协同效应 破乳效率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松良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17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破乳剂
复配
协同效应
破乳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