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爪形接骨板与自制“钛夹”固定式接骨板对破坏肋骨片段进行固定,进行力学测试,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差异. 方法 对6具成人男性尸体胸廓标本编号.沿肋骨长轴方向于肋结节(0%)至肋软骨接合点(CJJ点,100%),每具尸体胸廓取双侧第4、6、8肋骨,截取含50%位点的长约130mm的肋骨片段用于测定侧区力学.共取得36段肋骨片段,分别编号.将肋骨片段分别置于电子万能力学测试仪上,跨距设为100 mm,加载速度设为2.5 mm/min,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直至标本破坏,记载位移分别为2、4、6、8、10、15、20 mm时的载荷及最大载荷,描绘载荷-位移曲线.然后将上述肋骨片段分为2组,分别用“钛夹”固定式接骨板(钛板组)和爪形接骨板固定(肋骨爪组),于上述加载条件下行三点弯曲试验直至标本破坏,记载相关数据. 结果 固定前钛板组与肋骨爪组第4、6、8肋骨在最大载荷、峰值形变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骨爪组固定前、后第4、6、8肋骨的最大载荷、峰值形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固定前、后第4、6、8肋骨的最大载荷、峰值形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肋骨爪组与钛板组第4、6、8肋骨在最大载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形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爪形接骨板,“钛夹”固定式接骨板固定骨折肋骨后有更稳定的强度.
推荐文章
Hopkinson杆三点弯曲试验中试样与支座接触状态分析
动态断裂
三点弯曲
单点弯曲
Hopkinson杆
接触状态
三点弯曲下橡胶混凝土的断裂性能
橡胶混凝土
起裂韧度
断裂韧度
断裂能
延性指数
声发射累积能量
铸铁三点弯曲切口梁的抗断裂性能
铸铁三点弯曲切口梁
I型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能
结构承载力
三点弯曲工况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应力变化
复合材料层合板
三点弯曲
应力
Hashin失效准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肋骨固定方式的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连枷胸 内固定 横截面 三点弯曲试验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8-6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7-4848.2014019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肋骨骨折
连枷胸
内固定
横截面
三点弯曲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