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干旱缺水是陕西渭北旱塬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该区长期采用单一土壤耕作方法,造成土壤质地紧实,蓄水纳墒和提供营养的能力变差,直接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多年不同轮耕方式定位试验研究,旨在探讨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3种土壤轮耕模式对旱地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平衡施肥(每公顷基施N 150 kg、P2 O5120 kg和K2 O 90 kg)为主处理,免耕、深松和翻耕3种耕作方式组成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3种土壤轮耕模式为副处理,以连年免耕、连年深松和连年翻耕为对照,进行为期连续4年(20072011年)的土壤轮耕结合平衡施肥定位试验,详细探讨了不同土壤处理模式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四年试验中,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模式下的0—40 cm土壤容重较连年免耕分别降低4.50%、6.45%和3.57%,深松/翻耕较连年深松无差异,而较连年翻耕降低1.78%。深松/翻耕较对照组0—40 cm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增加0.27%15.60%、3.14%8.61%、3.76%24.32%、15.62%25.17%、10.90%14.43%、8.61%15.53%,翻耕/免耕较连年翻耕仅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各处理的0—40 cm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依次为连免>免/深>连深>深/翻>翻/免>连翻,连免显著高于(P<0.05)其他处理1.12.5倍。冬小麦和春玉米籽粒产量有3年表现为深松/翻耕>免耕/深松>翻耕/免耕,2009年在免耕/深松轮耕模式下春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深松/翻耕模式。其余免耕/深松较连年免耕增产12.05%( P<0.05),深松/翻耕较连年免耕增产18.15%( P<0.05)、较连年深松增产4.55%(P<0.05),较连年翻耕增产11.22%(P<0.05),比免耕/深松和翻耕/免耕分别增产5.44%( P<0.05)和14.57%( P<0.05);而翻耕/免耕则在各方面的效应下降,增产效果降低,较连年翻耕减产2.92%(P<0.05)。总之,以免耕/深松和深松/翻耕轮耕模式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增加水稳性团聚体,降低耕层及耕层以下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其中以深松/翻耕轮耕模式的效果较为明显,增产效果更突出。结论在渭北旱塬干旱少雨的生态环境下,深松/翻耕土壤耕作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水性团聚体,降低土壤容重,释放土壤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是陕西省渭北旱塬及类似地区冬小麦、春玉米一年一熟制作物轮作模式最佳的土壤轮耕模式,其次是免耕/深松轮耕模式。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量
小麦-玉米轮作
产量
土壤养分库容量
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耕作方式
深翻
深松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麦稻轮作下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
水分
土地利用
麦稻轮作
免耕
翻耕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于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耕作方式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制度 土壤理化性状 作物产量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9-115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341.1|S152.5
字数 78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2014.05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99 2169 28.0 42.0
2 王玉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6 22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8)
共引文献  (564)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20)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4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渭北旱塬
轮耕制度
土壤理化性状
作物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