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BF)是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系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生成能够灵活控制的高增益窄波束用于回波信号的接收,从而提升SAR系统性能。该文在研究俯仰向DBF技术应用于宽测绘带SAR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俯仰向DBF技术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了基于俯仰向DBF技术的系统等效后向散射系数(NESZ)和距离模糊比(RASR)的表达式,并且将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零点指向技术应用于SAR,使得系统在接收目标信号的同时抑制模糊区方向的回波,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距离模糊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俯仰向DBF-SAR系统的性能相对于传统单通道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推荐文章
幅相误差对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影响
数字波束合成
幅相误差
副瓣电平
波束指向
基于分数时延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宽带
数字阵列
数字波束形成
分数时延
相控阵雷达数字波束形成的实现
数字波束形成(DBF)
相控阵天线
雷达
舰载声纳波束稳定与俯仰的研究
波束俯仰
波束稳定
坐标变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SAR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零点指向 等效后向散射系数 距离模糊比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1-27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59.74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46.2013.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伟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95 3192 30.0 44.0
5 王宇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11 1906 23.0 32.0
6 侯丽丽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零点指向
等效后向散射系数
距离模糊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