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d)对豚鼠声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豚鼠30只,雌雄不限,体重200~250g。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10只,生理盐水组10只,依达拉奉组10只。予白噪声120dB SPL,每天4h,连续4天。噪声前半小时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溶液,8.0mg/kg,每天一次,持续给药到噪声完毕后一周。噪声前,噪声后即刻,第3天,第7天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第8天琥珀酸脱氢酶,免疫组化,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噪声前,3组豚鼠ABR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噪声后即刻生理盐水及依达拉奉组ABR阈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依达拉奉组ABR阈值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天后,依达拉奉组ABR阈值明显降低,7天后接近正常对照组,而生理盐水组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外毛细胞胞质琥珀酸脱氢酶(SDH)着色深,胞核、纤毛排列整齐;光镜下观察生理盐水组底转毛细胞中SDH着色浅,细胞肿胀不规则,依达拉奉组较生理盐水组外毛细胞胞质着色深,细胞形态规则,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细胞核纤毛排列整齐,未见缺失,而生理盐水组和依达拉奉组底转毛细胞出现缺失,依达拉奉组较生理盐水组细胞核及纤毛缺失明显减轻。结论结合之前的实验研究,初步推测依达拉奉对噪声性耳聋中产生的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
推荐文章
依达拉奉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依达拉奉
创伤性脑损伤
脑含水量
血脑屏障通透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依达拉奉对矽肺大鼠的干预治疗作用研究
矽肺
依达拉奉
自由基
转化生长因子β
依达拉奉对断肢再植后肢体的保护作用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断肢(指)再植
依达拉奉
缺血再灌注损伤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达拉奉对噪声性聋防治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噪声性聋 耳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64.433
字数 4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22.2014.01.03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依达拉奉
噪声性聋
耳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2-2922
11-4882/R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1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