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对松辽盆地泰康隆起东翼杜20-3井区进行油气勘探分析。以微生物异常为基础,结合工区内现有的区域地质、钻井和测井等资料,并根据油气微生物异常的分布情况,明确了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同时完成了工区内石油微生物异常区的圈定。从本工区内的沉积相、反射层构造等深线的展布以及与邻区的异常对比等方面入手,详尽地分析了工区内的油气远景,给出结论和勘探建议:该工区的油气远景较差,基本上为油异常区;工区内勘探程度较低,需要加强综合研究,确定含油层系,从而为勘探区块评价和探井井位设计提供依据,进一步认识整个研究工区的油气富集规律。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西部杜75块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
微生物异常
油气微生物勘探
油气富集区
杜75块
松辽盆地西部
微生物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试验研究--以松辽盆地十屋断陷为例
微生物测量
油气勘探
试验研究
地球化学
效果
松辽盆地
湖北松滋油气田天然气微生物勘探
松滋油气田
天然气
微生物
勘探
异常值
勘探区
评价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试验研究
微生物勘探
油气微渗漏
试验研究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辽盆地泰康隆起东翼杜20-3井区油气微生物勘探
来源期刊 物探与化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油气微生物勘探 松辽盆地 微生物异常 油气富集区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行业视点 INDUSTRY VIEWPOIN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3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2
字数 4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0/j.issn.1000-8918.2014.2.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志华 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33 202 7.0 13.0
2 徐丽雯 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微生物勘探
松辽盆地
微生物异常
油气富集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与化探
双月刊
1000-8918
11-1906/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遥感中心
2-33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