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西药组单纯西药盆腔灌注法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西药盆腔灌注治疗.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3组病例治疗后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盆腔体征积分.结果:中西医组治疗后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盆腔体征积分变化中西医组与西药组、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引起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等症状,改善子宫活动受限、输卵管增粗或子宫旁片状增厚等体征,为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最佳优化方案.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阻型慢性盆腔炎60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
慢性盆腔炎
湿热内阻
物理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湿热瘀结
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中药灌肠
侧穹隆注射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护理
盆腔炎性疾病
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
慢性盆腔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型 盆腔灌注 中西医结合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0
字数 2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志芳 64 202 8.0 12.0
2 杨鉴冰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 129 1069 17.0 25.0
3 陈瑶 5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型
盆腔灌注
中西医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