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在20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如此严重衰落的情况下,肖恩·塞耶斯却选择写一本为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作辩护的书.与政治上的衰落相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建也急剧衰落.这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晚期赞同分析传统的著作家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讨上的丰富多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塞耶斯把他的书看作是在政治和理论战线上的挑战.一方面,他反对那种认为作为一种历史规划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已经死亡的观点;另一方面,他并不想继续那种由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进行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构.相反,他主张回到他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更真实的形式,一种20世纪60年代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它最初源自诸如柯尔施、卢卡奇等人的著作.
推荐文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探究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究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述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历史经验
总结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
基本精神
创新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道德——评肖恩·塞耶斯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性》
来源期刊 国外理论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书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梁山 21 29 3.0 4.0
2 托尼·福鲁克斯曼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理论动态
月刊
1674-1277
11-4507/D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82-80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4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