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展示人性的善与恶,是小说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作为曾经的煤矿工人,刘庆邦把文学创作的目光投向了矿区,着重抒写矿区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矿工们的艰苦生活,从而写就了一系列“煤矿小说”,这些作品关注矿工的生存状态及生命价值,真实反映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在人性美与人性丑的对立中建构起自身的人文理想和价值追求。小说中人性的善与恶也得到深刻具体的展现。
推荐文章
论刘庆邦小说《黄泥地》对国民性中"泥性"的批判
刘庆邦
《黄泥地》
泥性
国民性批判
明代小说中的茶馆文化
明代
茶馆
茶馆功能
试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病态描写
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
病态描写
疗救
张爱玲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两性
关系
婚恋
金钱
情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人性善与恶在小说中的展现--以刘庆邦“煤矿小说”为例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小说 刘庆邦 人性 善恶展现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文 学 新 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47
字数 7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说
刘庆邦
人性
善恶展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