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外偏振信息的获取扩展了目标信息的维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可见光相比,红外辐射不仅包含反射辐射还包含其自身的自发辐射,因此在考虑红外偏振特性时,需要结合目标红外反射辐射以及自发辐射的偏振特性来分析。初步分析了红外自发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偏振特性,介绍了红外偏振信息的表示方法以及获取方式;运用一套分时的红外偏振探测系统获取目标偏振信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出一些红外偏振探测相对于常规红外探测的优势;最后结合当前国内红外偏振探测的现状,分析了偏振探测发展趋势。
推荐文章
空间目标红外偏振特性分析
空间目标
红外偏振特性
仿真建模
粗糙目标表面红外偏振特性研究
红外偏振
粗糙表面
遮蔽函数
偏振度
辐射
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红外偏振
成像探测
目标起偏
偏振传输
全偏振图像
用于海面目标探测的中波红外实时偏振成像系统研究
太阳耀光
中波红外
偏振成像
渥拉斯顿棱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目标红外偏振探测原理及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红外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外偏振探测 偏振特性 偏振度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系统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29
字数 38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范鸣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 61 436 12.0 17.0
2 马利祥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 7 48 4.0 6.0
3 牛继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 7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偏振探测
偏振特性
偏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技术
月刊
1001-8891
53-1053/TN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64-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08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