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不同的导叶进、出口角,设计4组带导叶的基于单级离心泵反转的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 6.3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流量,随着导叶进口角的增大,透平的效率和水头均显著下降,在最优工况点,模型A比模型D水力效率高出7%.进口角一定,出口角大于进口角时,导叶出口速度环量减小,透平效率降低;反之,出口角小于进口角时,导叶出口速度环量增加,透平效率提高.随着进、出口角的增大,最优工况点向大流量区域偏移,转轮内部压力分布均匀性变差.因此导叶进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的性能有决定性作用,进口角大于出口角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对于其他基本尺寸确定的能量回收水力透平,存在最佳的导叶进、出口角,且导叶进、出口角对透平的外特性和内流场均有很大的影响.结果为能量回收水力透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叶片形状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能量回收水力透平
透平轮
叶型
叶片进口角
包角
能量回收液力透平泵在净化脱碳系统的应用
能量回收
液力透平泵
脱碳
应用
基于正交试验的核主泵导叶水力性能数值优化
核主泵
正交试验
导叶
显著性分析
数值优化
特大型天然气净化装置液力透平能量回收技术优化
天然气净化
富胺液
液力透平
静压能
能耗
电能
控制优化
普光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导叶进出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能量回收水力透平 进出口角 外特性 内流场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泵理论与技术栏目主编:王福军 刘厚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8-381,3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277.9|TK73
字数 2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13.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军虎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7 1304 20.0 28.0
2 王晓晖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6 336 11.0 18.0
3 史凤霞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4 105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能量回收水力透平
进出口角
外特性
内流场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