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送电距离和输送容量的增大,以及对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稳定性要求的提高,交流输电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近几十年来,传统直流输电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主要应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由于传统直流所用晶闸管仅能控制导通而不能控制关断,可靠运行取决于交流系统,所以仅有一个控制自由度,这些缺点限制了传统直流输电方式的应用.伴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例如IGBT),开通和关断均可控制,具有两个自由度.这种基于IGBT(也被称为电压源换流器)的输电方式是一种更优的输电方式.其丰富的控制方式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几乎没有谐波,不需要无功补偿,不依赖交流系统进行换相等.基于这些优点,柔性直流输电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柔性直流输电和传统直流输电进行对比,并对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及发展前景进行简要介绍.
推荐文章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江苏电网的应用研究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常规交流输电技术
江苏电网
技术/经济性比较
柔性直流输电智能节能控制嵌入式系统设计
柔性直流输电
节能控制
嵌入式系统
换流阀组
电容器
电抗器
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优选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等级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改进TOPSIS方法
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用直流支撑电容器技术研究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支撑电容器
电力电子电容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综述
来源期刊 中国电业(技术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传统直流 柔性直流 晶闸管 IGBT 电压源换流器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电网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631
字数 5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念 11 223 7.0 11.0
2 陈东 12 120 5.0 10.0
3 乐波 5 57 3.0 5.0
4 刘思源 4 63 3.0 4.0
5 章姝俊 2 5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4)
共引文献  (44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4)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统直流
柔性直流
晶闸管
IGBT
电压源换流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业(技术版)
月刊
1002-1140
11-1375/TM
16开
北京市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