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了下部框架上部冷弯薄壁型钢集成三层住宅房屋的整体模型,得到该结构体系的振型与自振周期.输入不同设防烈度下地震波,验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并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对比.结果表明:①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周期与模拟吻合,罕遇地震下,钢框架-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动力放大系数β在2.01~2.47之间;②与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动力放大系数1.78~2.30差别不大;弹塑性最大的层间位移角为1/266,满足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100;③非刚性底框使结构整体刚度减弱,加速度及位移响应得到放大,约放大2倍,建议类似工程底框设计为刚性框架.
推荐文章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组合墙体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型
双肢冷弯薄壁型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C形钢框架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轴压比
螺栓间距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体系房屋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冷弯薄壁型钢
龙骨体系房屋
有限元模型
非线性动力分析
阻尼系数
抗震性能
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分析
冷弯薄壁型钢
多层住宅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钢框架-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加速度响应 位移响应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振动与抗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9,2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398
字数 2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勇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17 1329 16.0 29.0
2 褚云朋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77 155 6.0 8.0
3 陈代果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56 165 6.0 8.0
4 高红伟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0 33 3.0 5.0
5 杨小攀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5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框架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加速度响应
位移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8-1933
51-1142/TU
大16开
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3段55号
62-12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8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1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