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和诊治方法,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 CVST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等。结果:20例患者均为中青年,大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颅压综合征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头痛17例、视力障碍8例、肢体乏力麻木10例、癫痫发作6例。CVST 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根据19例患者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renography,MRV)或数字成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去除1例无效数据)发行,血栓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15例(78.9%),累及上矢状窦 9例、!窦15例、乙状窦14例;脑实质损伤8例(40%)。经抗凝、降颅压和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症状完全消失/缓解)17例(85%),无效3例(15%),病死2例。结论:CVST 发病率低,容易漏诊和误诊,头痛、视力障碍、癫痫和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孤立性头痛和孤立性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黑朦)患者需警惕 CVST;D-二聚体检查阴性不足以排除 CVST 诊断;CT 和 MRI 检查对 CVST 有重要提示作用,经静脉造影检查(MRV 或 DSA)发现血管腔内血栓是 CVST 确诊的关键;早期诊断,规范的抗凝治疗和积极的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推荐文章
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头颅磁共振
抗凝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8例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核磁共振
诊断
治疗
8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静脉窦
血栓
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16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诊断与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特征 影像学 诊断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8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2
字数 4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悦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14 60 4.0 7.0
2 古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特征
影像学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