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正确认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各阶段粒细胞的变化及形态特点,避免细胞形态学的错误判断.方法:分别采取30例应用G-CSF后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静脉血及骨髓制成血液涂片和骨髓涂片,常规进行瑞吉染色,以光学显微镜观察患者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中粒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特点.结果:经G-CSF刺激后的患者血涂片中的粒细胞普遍存在核左移现象;骨髓中各阶段粒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质的含量较丰富而嗜碱性,细胞质中颗粒增多、颗粒粗大且嗜酸性.结论:应用G-CSF后,外周血和骨髓中的粒系细胞会发生一系列数量和形态上的变化,属用药反应,不同于病态造血.
推荐文章
粒单核细胞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胎盘
滋养层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突变和髓系肿瘤发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突变
髓系肿瘤
发病机制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进展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移植
临床应用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喷雾剂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喷雾剂
溃疡
烧伤
烫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后粒系细胞形态的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系细胞 细胞形态 病态造血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1-48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1/j.issn.1004-2806-b.2014.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新洁 9 18 3.0 4.0
2 甄萍 7 11 2.0 3.0
3 高志红 7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系细胞
细胞形态
病态造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双月刊
1004-2806
42-1284/R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09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