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利用2011年5月、8月、10月和12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莱州湾海域鱼类同功能种团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全年调查共渔获鱼类49种,全部为硬骨鱼类.根据鱼类的摄食习性,调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和碎屑食性种团共7个同功能种团,其中底栖动物食性种团种类数最多(14种),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次之(12种).碎屑食性种团生物量在全年处于第一优势地位,占32.8%;其次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占31.6%;再次为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占25.0%.同功能种团多样性(HFD)和种类多样性(Hs)季节变化趋势相同,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冬季达到最低值;两者关系使用指数方程拟合效果最佳.浮游动物食性种团平均营养级为3.71、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食性种团为3.83、底栖动物食性种团为3.43、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为3.75、游泳动物食性种团为3.86、杂食性种团为3.73、碎屑食性种团为3.34.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调查结果相比,目前莱州湾碎屑食性种团比例明显上升,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比例大幅下;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和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的平均营养级明显下降,碎屑食性种团平均营养级有所上升.
推荐文章
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莱州湾
鱼类群落
食性类型
增殖放流
莱州湾春季鱼类群落关键种的长期变化
莱州湾
鱼类群落
食物网拓扑结构
网络分析法
关键种
莱州湾鱼类群落的关键种
关键种
食物网
网络分析法
莱州湾
莱州湾鱼类群落优势种生态位
时空生态位
营养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莱州湾鱼类群落同功能种团的季节变化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同功能种团 营养级 稳定同位素 等级聚类 典范对应分析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6-174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506094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6)
共引文献  (329)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功能种团
营养级
稳定同位素
等级聚类
典范对应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