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改善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北部下港乡的饮水条件,运用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分析了研究区低电阻率的异常特征,推测出低阻正交点异常与小型裂隙发育有关,从而确定 NNE 向异常体为裂隙破碎带;在此基础上通过三极电测深法分析了低阻/ U 型0异常特征,推测出以530/3测点为中心的地下水富集区,确定深度70~250 m 基岩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水量丰富;最终选择530/3测点为孔位点,同时对其进行成井施工探水,最终孔深为194 m,涌水量为168 m3/ d。研究结果不仅解决了用水问题,同时证明综合电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找水勘探手段。
推荐文章
梯度电测深剖面法及其应用
梯度电测深剖面
直流电测深
供电极距
三极测深
中梯测深
梯度K法在电测深找水中的应用
梯度K法
欧氏距离
电测深
红层地区综合应用联合剖面法和激发极化法找水一例
红层地区
联合剖面法
激发极化法
找水
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在新疆F油田的试验效果
直流电法勘探
新方法
非无穷远三极剖面法 现场试验
电阻率
油气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合剖面法和三极电测深法在找水勘探中的综合应用
来源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联合剖面法 三极电测深法 电法勘探 地下水 低电阻率异常特征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31.3
字数 3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14.05.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兆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30 276 10.0 15.0
2 苏春田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30 169 8.0 11.0
3 闫志为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17 57 3.0 7.0
4 李水新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5 19 2.0 4.0
5 潘晓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18 110 6.0 9.0
6 唐建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1 317 8.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联合剖面法
三极电测深法
电法勘探
地下水
低电阻率异常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1672-1683
13-1334/TV
石家庄市泰华街3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