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后,在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术的基础上,同时引入新的动力神经并设计新的术式,以期加强患者屈指功能的恢复.方法 通过对10侧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观察和测量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及骨间前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对1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男性患者,设计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移位至骨间前神经,联合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术.结果 解剖学研究发现旋前圆肌肌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三支型)6侧,Ⅱ型(二支型)2侧,Ⅲ型(单支型)2侧.但是无论旋前圆肌肌支发出类型为何型,最终都分成三支肌支进入旋前圆肌.1例临床病例术后证实,该术式对前臂旋前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18个月,患肢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肌力达M4,中、环指指浅屈肌肌力达M3,握力2.6kg.结论 利用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移位骨间前神经加强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患者的屈指功能,该术式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肌支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臂丛 正中神经 肌皮神经 神经移位 旋前圆肌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5-054X.2014.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成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8 16 3.0 3.0
2 董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15 69 6.0 7.0
3 许彬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臂丛
正中神经
肌皮神经
神经移位
旋前圆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手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5-054X
31-1653/R
16开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796号1号楼2楼
4-49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9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80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