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乳痈”病名首见于晋代《针灸甲乙经》,其后《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等书中记述的乳痈可能包含不乳儿乳痈,《儒门事亲》所述可能为不乳儿乳痈,《外科启玄》首次以实例描述乳疳即不乳儿乳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可明确定义为不乳儿乳痈。其病因病机主要由风、热邪侵袭,或忧郁、暴怒伤肝,或厚味饮食,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壅而成;或湿火挟肝阳逆络,或时疫、伏邪聚结,使气血瘀滞成痈;男子乳痈则主因怒火、房欲过度损伤肝肾,使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肝经无以荣养,或胃火炽盛、中壅乳房成痈。
推荐文章
中医辨证治疗粉刺性乳痈32例
粉刺性乳痈
辨证治疗
痊愈时间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
粉刺性乳痈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中医古籍“乳痈”证治探析
乳痈
急性乳腺炎
古籍
证治
C形无痛手法排乳联合冷敷治疗哺乳期乳痈的临床观察
乳痈
哺乳期
C形无痛手法
排乳
冷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乳儿乳痈的古代中医文献初探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乳儿乳痈 中医文献 病名 病因病机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4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1.44
字数 28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桃花 20 128 6.0 10.0
2 祝东升 23 105 6.0 8.0
3 赵立娜 16 72 6.0 7.0
4 李以良 10 36 4.0 6.0
5 翟臻 5 25 3.0 5.0
6 李巍 11 48 5.0 6.0
7 钟馨 22 116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乳儿乳痈
中医文献
病名
病因病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