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吹气法测量中吹气管长度的影响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吹气管长度对柱重压力波动幅值测量的影响和对柱重压力波动的相位延迟作用两个方面。结果表明,在吹气管长度不大于17 m时,柱重压力波动幅值的变化可忽略,而大于17 m时,则有明显的衰减,需通过模型计算的衰减系数进行实际波动幅值的计算;吹气管长度对压力波动的相位有明显的延迟作用,延迟时间随吹气管长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个延迟作用在压差测量中如果吹气管长度不一致,会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理论计算的气体流速为吹气杯体积的估算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计算表明,本实验中50 m L的吹气杯可满足吹气法要求。本文的理论与实验结果为吹气法的设计应用提供了基础。
推荐文章
外置吹气杯测量折流板脉冲萃取柱柱重压降
外置吹气杯
折流板脉冲萃取柱
柱重压降
吹气对喷嘴板脉冲萃取柱脉冲振幅测量的影响
脉冲萃取柱
吹气
表观振幅
真实振幅
气容和气阻对脉冲萃取柱柱重瞬间压降信号测量的影响
吹气法
气容
气阻
柱重瞬间压降
脉冲萃取柱
吹气法在线测量脉冲萃取柱参数研究
脉冲萃取柱
测量
吹气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吹气管长度对脉冲萃取柱柱重瞬间压降信号测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吹气法 吹气管长度 柱重瞬间压降 脉冲萃取柱 理论模型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5-4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02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4.48.03.039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景山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47 237 10.0 12.0
2 吴秋林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35 220 8.0 13.0
3 李少伟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9 64 3.0 8.0
4 曾鑫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化工所 2 1 1.0 1.0
5 刘继连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化工所 11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吹气法
吹气管长度
柱重瞬间压降
脉冲萃取柱
理论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