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后循环血流变化的检测,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德国DWL TCD 超声仪,对随机抽取的208例中枢性眩晕患者进行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前动脉( ACA)、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检测,观察其收缩峰的平均速度( Vm)的变化,分析其年龄差异与前、后循环中各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中枢性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异常以后循环异常为主,高年龄组血流速度异常尤为明显。结论 TCD具有简便、安全、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能够为眩晕患者颅内血流情况提供动态观察指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对眩晕患者的筛查有重要价值,可成为眩晕患者的常规检查。
推荐文章
TCD、BAEP、CDF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TCD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病
椎基底动脉狭窄
TCD、BAEP、CDF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步探讨TCD对中枢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泰山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中枢性眩晕 前循环 后循环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4-11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1
字数 1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115.2014.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华品 81 618 15.0 21.0
2 车春晖 31 201 9.0 13.0
3 刘昌云 27 166 8.0 12.0
4 蔡国恩 7 15 2.0 3.0
5 林小惠 5 15 2.0 3.0
6 林婉挥 7 32 3.0 5.0
7 熊文婷 4 12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中枢性眩晕
前循环
后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泰山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115
37-1199/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