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PNS)定位肘正中神经与高分辨率超声实时影像的对比观察,判定影响 PNS 最小电流强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纳入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使用 PNS 电刺激笔在2 Hz、0.2 ms、初始电流强度3 mA 探头模式下定位肘正中神经,根据肌缩结果调整电流大小,记下引起肌缩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随后,在 PNS 定位点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并记录肘正中神经距皮肤的垂直距离、神经的直径、面积及周长。结果 PNS 定位肘正中神经最小电流强度为(1.9±0.6)mA,肘正中神经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即神经深度为(6.1±1.7)mm。肘正中神经深度与最小电流强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神经深度)=0.359+0.135X1(最小电流强度),决定系数 R2=0.251(P <0.01)。结论神经深度是决定最小电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最小电流强度大小与神经深度呈线性相关,提示 PNS 不仅能判定外周神经的位置,而且根据 PNS 测定的最小电流强度还有助于预判外周神经的深度以期减少穿刺操作盲目性。
推荐文章
不同刺激频率与时间经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电流感觉阈值的影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电流感觉阈值
合谷穴
析因设计
回归分析
三叉神经痛
多参数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的设计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多参数
恒流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偏头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血流速度
盐酸氟桂利嗪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再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膀胱功能再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肘正中神经最小电流强度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区域阻滞 经皮神经电刺激 超声 肘正中神经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5-6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鹤翔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2 17 1.0 2.0
2 梅伟 华中 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3 廖志品 华中 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区域阻滞
经皮神经电刺激
超声
肘正中神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