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181对分子标记,分析264份自然群体的基因型,采用TASSLE软件的GLM和MLM模型检测与整穗发芽抗性紧密关联的标记位点,发掘相关位点内的优异等位变异。在2012年和2013年室内整穗发芽率、2013年田间自然降雨整穗发芽率3个环境中,共关联到20个显著位点(P<0.05),分布于小麦染色体1AS、2DS、3AS、3BL、4AL、5AS、5BL、6BS、6DS、7AL和7BL上。分别位于2DS和7BL上的分子标记gwm102和barc340同时在3个环境下关联到,属于稳定的抗性位点;另有6个标记位点同时在2个环境下关联到;其余12个标记位点仅在1个环境下关联到。位于7BL上的barc340标记位点为一新报道位点。从重复关联的8个标记位点内共检测出10种优异等位变异。barc28-229bp和barc28-217bp对提高整穗发芽抗性效应最显著,主要分布在地方品种中(如遂宁坨坨麦等),而gwm102-142bp和barc186-199bp效应虽然相对较小,但多分布在推广品种中(如扬麦158等),有利于穗发芽抗性分子育种的直接应用。
推荐文章
四个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抗性标记有效性的验证与评价
普通小麦
穗发芽
分子标记
Vp1B3
Xgwm155
MST101
wmc104
中国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小麦
品种
穗发芽
迟熟α-淀粉酶
小麦穗发芽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小麦
穗发芽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候选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关联分析发掘小麦整穗发芽抗性基因分子标记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休眠 分子标记 关联分析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5-1731,17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4.017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穗发芽
休眠
分子标记
关联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