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探讨了4种不同来源生物炭(玉米芯、香蕉杆、草海底泥、泥炭土)的理化性质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制备是一个逐渐从“软质碳”向“硬质碳”过渡的过程,制备过程中生物炭含碳量增加,芳香性增强,形成致密的碳结构,其中的含氧官能团被大量烧失,极性减弱,憎水性增强,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利用,有利于增加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稳定性.热重实验显示,沉积物生物炭拥有比植物生物炭更好的热稳定性,这是因为沉积物中无机矿物对有机质起到了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生物炭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生物炭
作物秸秆
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
两类捕食与被捕食差分模型的稳定性
离散时间
种群
差分方程
数学模型
生物炭制备及其稳定性估测方法研究进展
生物炭
稳定性
改良
定量评价
气候变化
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生物炭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生物炭
作物秸秆
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类生物炭的元素组分分析及其热稳定性
来源期刊 环境化学 学科
关键词 生物炭 化学性质 热稳定性 固定碳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7-422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4.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敏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3 358 10.0 18.0
2 王朋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0 122 5.0 9.0
3 张迪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150 6.0 10.0
4 陈静文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 5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65)
二级引证文献  (21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4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7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9(79)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20(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化学性质
热稳定性
固定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化学
月刊
0254-6108
11-1844/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39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6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644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