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喷雾方式对农药雾滴在水稻群体内沉积分布的影响,研究提出稻田合理的喷雾方式,提高稻田农药利用率。[方法]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用配有空心圆锥雾喷头的手动喷雾器叶面喷洒和配有气力式弥雾喷头的弥雾机下倾45°角喷洒指示剂丽春红-G 溶液,收集并测定沉积在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不同点位载玻片上的雾滴指示剂丽春红-G 沉积量。[结果]以不同喷雾方式施药,水稻叶片正面、背面及垂直方向不同点位的丽春红-G 沉积量有显著差异。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和弥雾机45°角下倾喷雾,丽春红-G的沉积量在水稻群体空间内的分布趋势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在水稻分蘖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13.3%玻片上丽春红-G 的沉积量接近于平均数;52.9%玻片上丽春红-G 沉积量低于平均数;33.75%玻片上丽春红-G的沉积量高于平均数。在水稻分蘖期用弥雾机45°角下倾喷雾,20.4%玻片上丽春红-G的沉积量接近于平均数;45.4%玻片上丽春红-G沉积量低于平均数;34.2%玻片上丽春红-G沉积量高于平均数。在水稻孕穗期和扬花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分别有33.3%和28.1%的玻片上没有丽春红-G的沉积;而用弥雾机45°角下倾喷雾,没有丽春红-G沉积的玻片比例分别为13.9%和5.0%。在水稻孕穗期用手动喷雾器和弥雾机喷雾,分别只有6.4%和11.7%玻片上的沉积量接近于平均值,而在扬花期时该比例分别为7.2%和17.2%。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喷雾雾滴主要沉积在表示叶片正面的载玻片上,其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66.3%、85.1%和84.9%,其中在植株上层表示叶片正面载玻片上的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38.7%、42.2%和45.6%,在表示叶片背面和垂直面玻片上的沉积量很少。弥雾机下倾45°角喷雾,在表示叶片背面和垂直面玻片上的沉积量多于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但在表示叶片正面玻片上的沉积量仍占总沉积量的50.5%、50.6%和53.1%,其中植株上层表示叶片正面玻片上的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32.9%、27.9%和31.5%。[结论]如果以单位面积载玻片上的平均沉积量作为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剂量,那么在水稻群体内同时存在剂量浪费与剂量不足的现象。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喷雾雾滴主要沉积在植株上层叶片正面,沉积量占到总沉积量的1/3以上,而在叶片背面和茎秆上的沉积量很少,尤其是在植株基部叶片和茎秆上,沉积量趋向于零。采用弥雾机下倾45°角喷雾,喷雾雾滴在植株上层叶片正面的沉积量仍超过总沉积量的1/4,但在施药量低于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条件下,各层叶片背面和茎秆上的沉积量都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说明弥雾机下倾45°喷洒,农药雾滴能够进入植株中下层,在叶片背面及茎秆上沉积。
推荐文章
无人机喷施雾滴在水稻群体内的沉积分布及防效研究
无人机
雾滴
沉积
水稻
戊唑醇·肟菌酯
稻瘟病
纹枯病
防效
喷雾技术参数对雾滴沉积分布影响试验
风送式喷雾机
雾滴覆盖率
雾滴沉积
技术参数
喷雾参数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喷雾参数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稻田喷雾
农药利用率
雾滴密度
沉积分布
果园喷雾机风速对雾滴的沉积分布影响研究
果园病虫害防治
风送式喷雾机
雾滴
沉积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喷雾方式对农药雾滴在水稻群体内沉积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水稻 喷雾方式 丽春红-G 沉积分布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小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90 1264 22.0 29.0
2 顾中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1 1344 22.0 29.0
3 徐广春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63 733 15.0 23.0
4 徐德进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68 761 15.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1)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85)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喷雾方式
丽春红-G
沉积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