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黄通腑颗粒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符合诊断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黄通腑颗粒治疗,在入院第1、5、9天采用颅脑CT测量,依据多田氏公式计算两组患者脑血肿量的大小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并进行中医证候学评估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积分.结果 在入院治疗第5、9天,实验组在中医证候学评估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估积分、血肿量大小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通腑颗粒治疗脑出血,在减轻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脑血肿以及改善中医症候学评估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积分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推荐文章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
自发性小脑出血
病理学
手术治疗
双黄通腑颗粒对大鼠脑出血水肿的治疗作用
双黄通腑颗粒
脑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通道蛋白4
自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研究
脑出血
复发
预防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自发性脑出血
微创手术
临床治疗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黄通腑颗粒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双黄通腑颗粒 中医证候 神经功能缺损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4
字数 2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国华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13 7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发性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双黄通腑颗粒
中医证候
神经功能缺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中医杂志
月刊
1000-0704
42-1189/R
大16开
中国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
38-5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5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