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抗凝治疗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为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期间各科室经过系统抗凝治疗的住院患者320名,其中80例为经过系统抗凝治疗后仍发展为VTE的患者,设为病例组。按个体1∶3的配比比例,按年龄(差别小于5岁内)、性别、病种匹配等相同的配比原则,选取同期抗凝治疗后未发生VTE的2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筛查。结果我们发现尽管给予系统的抗凝治疗,颅脑损伤、重症监护以及中心静脉置管三种因素仍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即使给予系统抗凝治疗,颅脑损伤、重症监护、中心静脉置管三种危险因素是住院病人VTE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提高对这类危险因素的警惕并提前给予抗凝治疗将有助于降低发生VTE的风险。
推荐文章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4 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
产褥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门脉高压症术后抗凝治疗下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
门静脉血栓
脾静脉直径
脾切除术
抗凝治疗
妇科肿瘤手术及介入化学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附20例报告
盆腔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放射学,介入性
血栓性静脉炎
肝素
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
法医学鉴定
赔偿医学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住院病人抗凝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医药 学科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3-11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6.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闵颖 2 7 2.0 2.0
2 张浩 1 4 1.0 1.0
3 边素艳 2 7 2.0 2.0
4 叶平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药
月刊
1009-6469
34-1229/R
大16开
合肥市包河区乌鲁木齐路15号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内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大楼六楼
26-175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29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