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冰川加速消融及冰川冰储量的减少将显著影响区域水资源和水循环,而冰川厚度的变化是反映这一过程的关键指标.利用ICESat/GLAS数据与SRTMDEM数据,并结合冰面差分GPS实测数据,通过监测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冰川的冰面高程变化,来估算其冰川厚度变化.在方法上,首先利用非冰川区的ICESat高程数据对SRTM DEM高程精度进行评价,然后选择控制点对SRTM DEM进行配准并再次评价,SRTM DEM水平位置偏移为138m,配准后的SRTM DEM与ICESat高程差平均值为-0.1 m,标准差为11m,最后利用校准后的SRTM DEM与ICESat/GLAS,计算2000~2009年纳木那尼冰面高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木那尼冰川在2000~2009年间的平均减薄速率为0.63±0.32 m/a,这与利用差分GPS测得的2008~2010年间冰川平均减薄速率0.65±0.25 m/a接近.研究结果也发现纳木那尼冰川的减薄速率整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普兰县气象资料分析表明纳木那尼冰面的快速消融主要是由当地气温升高所致.
推荐文章
基于ICESat/GLAS高度计数据的SRTM数据精度评估--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
航天飞机雷达测图计划(SRTM)
ICESat/GLAS
双线性插值
坡度
坡向
青藏高原地区过去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近2000年
温度变化
冰芯、树轮和沉积物
冰川波动
青藏高原近40年的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分析
青藏高原
降水变化
突变
水汽输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ICESat/GLAS,SRTM DEM和GPS观测青藏高原纳木那尼冰面高程变化(2000~2010年)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纳木那尼 冰面高程变化 ICESat SRTM 差分GPS
年,卷(期) 2014,(21)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8-211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972013-12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庆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9 1190 18.0 29.0
2 田立德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43 1300 21.0 35.0
3 宗继彪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 4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纳木那尼
冰面高程变化
ICESat
SRTM
差分GP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