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2-2011年云霄农田鼠情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黄毛鼠是云霄县农田优势种,占84.5%,其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月平均捕获率为5.4%~9.2%,年内出现2次高峰,除个别年份外,年度间种群消长动态较为平稳。调查数据显示,黄毛鼠雌雄总性比为1.5∶1,每年的1~12月份均能捕到怀孕鼠,不存在12、1、2月为偶然繁殖期,平均月怀孕率为45.9%,繁殖指数为160.6%,说明黄毛鼠在云霄乃至闽南农区具有较强繁殖能力,成为影响农田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笔者根据黄毛鼠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提出了可持续防控农田鼠害的策略,为农田科学灭鼠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鄱阳湖区黄毛鼠(Rattus losea)繁殖生态
黄毛鼠
繁殖生态
鄱阳湖区
黔西北地区农田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
黑线姬鼠
种群数量
繁殖特征
变化规律
黔西北
岛屿生境下黄毛鼠种群的遗传变异
线粒体D-loop区
遗传变异
黄毛鼠种群
舟山群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霄农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点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毛鼠 种群消长 鼠害 繁殖特点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7-11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3.9
字数 27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毛鼠
种群消长
鼠害
繁殖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