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阳和化岩汤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抑制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采用DMBA诱导建立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9周后分组用药干预治疗4周,观察大鼠体质量增长及肿瘤出现情况,取乳腺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细胞表面结构,空白对照组评分最高,疾病模型组最低;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平消片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治疗组均高(P<0.05);与阳和化岩汤组比较,各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器和胞质内含物,空白对照组评分最高,疾病模型组最低;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平消片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治疗组均高(P<0.05);治疗组组间比较,阳和化岩汤组比平消片组评分高(P<0.05),与散结化痰汤组和三苯氧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核,空白对照组评分最高,疾病模型组最低;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平消片组和散结化痰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和化岩汤和三苯氧胺组均高(P<0.05);与阳和化岩汤组比较,平消片组评分低(P<0.05),散结化痰汤组和三苯氧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凋亡及肌上皮,空白对照组评分最高,疾病模型组最低;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高(P<0.05);与阳和化岩汤组比较,各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阳和化岩汤具有抑制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细胞生长和代谢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超微结构不同程度的变化.
推荐文章
阳和化岩汤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关键因子Bcl-2、细胞色素C表达影响的机制研究
Bcl-2
细胞色素C
阳和化岩汤
细胞凋亡
蛋白表达
基因表达
抵当芪桂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糖尿病大鼠
链脲佐菌素
心肌超微结构
抵当芪桂汤
温阳散结法干预乳腺癌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研究
温阳散结法
阳和化岩汤
乳腺癌癌前病变
生长抑制
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阳和化岩汤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阳和化岩汤 乳腺癌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细胞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4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菲 56 221 8.0 13.0
2 宋爱莉 74 748 15.0 24.0
3 孙子渊 18 35 4.0 5.0
4 梁栋 31 81 5.0 7.0
5 李静蔚 37 237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阳和化岩汤
乳腺癌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细胞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