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了解生物炭添加土壤后对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可为半干旱区生物炭还田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在定容重条件下研究了3种生物炭粒径(1~2 mm、0.25~1 mm和≤0.25 mm)和4种添加量(10、50、100和150 g·kg-1)对两种不同质地土壤(樓土和风沙土)累积入渗量、吸渗率和稳定入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总体上能够明显增加樓土入渗能力,降低风沙土入渗能力.在入渗100 min时,樓土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平均累积入渗量比对照高25.1%;在入渗15 min时,风沙土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平均累积入渗量比对照低11.1%.相同生物炭添加量下,生物炭粒径均对樓土累积入渗量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添加量处理的最大作用粒径不尽一致.对于风沙土累积入渗量,低添加量(10 g· kg-1)时,除≤0.25 mm粒径促进作用不明显外,其他两种粒径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添加量(50、100和150 g·kg-1)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且100和150 g· kg-1粒径处理风沙土累积入渗量随生物炭粒径的减小呈递减趋势.相同生物炭粒径下,风沙土的累积入渗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递减,樓土则规律不明显.利用Philip入渗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在0.965 ~0.999,拟合效果较好,说明此模型适合对添加生物炭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生物炭粒径、生物炭添加量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两种土壤的吸渗率和稳渗率均有显著影响,且生物炭添加量对入渗的影响最显著.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取决于土壤的质地类型,且该影响程度与添加量呈正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宁南半干旱与半干旱偏旱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
宁南旱区
半干旱区
半干旱偏旱区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草地衰败
半干旱区垄沟集雨系统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
垄沟集雨
土壤水分动态
点尺度
随机模型
概率密度函数
枝条覆盖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平茬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覆盖
平茬
柠条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对半干旱区石灰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碳矿化
栗钙土
栗褐土
褐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定容重条件下生物炭对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入渗 累积入渗量 吸渗率 稳定入渗率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1-2288
页数 分类号 S15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5 400 10.0 16.0
2 文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76 3.0 4.0
3 齐瑞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5)
共引文献  (705)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土壤入渗
累积入渗量
吸渗率
稳定入渗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