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应用于重要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斑玉蕈中,建立稳定的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技术.[方法]将构建的双元载体pYN6982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以斑玉蕈SIEF3133菌株打碎的双核菌丝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进行斑玉蕈转化试验.[结果]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鉴定以及有丝分裂稳定性试验验证,表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h)已经整合到斑玉蕈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斑玉蕈菌丝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绿色荧光,表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已经在转基因斑玉蕈菌株中获得了表达;通过PCR检测,随机挑选的8个转基因斑玉蕈菌株中有2个可以扩增出载体转移DNA (T-DNA)边界重复序列外的卡那霉素基因(kan)序列.[结论]获得了稳定遗传和表达的斑玉蕈转基因菌株,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中,存在载体T-DNA边界重复序列之外的DNA序列转移到转基因斑玉蕈中的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苦瓜遗传转化
苦瓜
子叶节
根癌农杆菌
gus瞬时表达
根癌农杆菌介导杨树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根癌农杆菌
杨树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农杆菌介导的莴笋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
莴笋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斑玉蕈 农杆菌 EGFP 遗传转化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3-1799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8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玉蕈
农杆菌
EGFP
遗传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通报
月刊
0253-2654
11-1996/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81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0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68203
论文1v1指导